供暖季即将来临,人们担心的雾霾天又开始频繁起来。事实上,从10月20日开始,京津冀部分地区就已出现了雾霾天气,且根据气象局预报数据来看,未来几日也或将再度出现轻、中度污染。随着天气状况的改变,空气净化器产品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少经销商开始重新做起了相关促销活动。
不过,着眼于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整体发展来看,在结束了“恐慌性”购买期后,加之大气环境治理的效果显现,该市场已由井喷式发展转向了“冷静期”。在业界看来,空气净化器市场未来的发展走向也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状况,向高质量的迈进与细分市场的转型都将助力该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开拓。
“雾霾经济”应运而生,空气净化器市场成为家用市场“宠儿”
回顾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走红”史,不得不提及我国前些年来肆虐的雾霾天气。有资料显示,在2013年的1月份,雾霾天气曾笼罩了全国30个省(区、市),首都北京更是几乎每天都在遭受空气质量问题的困扰。
一时间,“雾霾经济”应运而生。原本多应用于医院、工厂等公共场所的空气净化器,当与“除霾”挂上钩后,立刻成为了家用市场“宠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销量从2011年的112万台到2015年的352万台,五年之内增长了214.2%,年复合增长率达42.84%。截止到了2017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销量达到约982万台。
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火爆期缘于消费者的“恐慌性”购买行为。当面对较为陌生的雾霾天气,且危害报道不断时,内搭过滤网可将PM2.5可吸入颗粒物进行过滤的空气净化器便成为了广大消费者眼中的“救命稻草”,产品普及率得以迅速飙升。
空气净化器市场增速明显放缓,需求量仍然可观
但当大气治理工作展开后,空气质量的明显好转也致使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展开始“掉头”。增长明显放缓趋势一直持续到了今年,2018年1-6月空气净化器零售市场整体规模225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另外,结合天气因素以及现阶段的产品认知度等,前瞻产业研究院网预计,今年下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不容乐观,全年市场销额或达到132.5亿元,降幅整体收窄至-18.2%。
尽管行业的发展短期内不被看好,实际上消费者对于空气净化器的需求还是可观的。一方面,雾霾天气仍然存在,且不排除个别地区还将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空气净化器不仅是应对雾霾问题,其还可有效“对抗”多种空气污染源,例如甲醛、花粉、粉尘等,产品的应用场景较为丰富。
质量迈进与转型探索成为行业发展共识
事实上,许多空气质量高于我国的国家,空气净化器的普及度却并不低。这也就意味着,天气状况不是绝度的影响因素,我国空气净化器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在这个过程中,质量迈进与转型探索成为着行业发展共识。
在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众“玩家”纷纷涌入赛道,空气净化器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随之产生。通过各大平台搜索不难发现,空气净化器的价格动辄一两千元,价位高者达上万余元。在不菲的售价背后,消费者难以判断其质量是否“物有所值”,甚至不好辨别安全属性。
高毛利率下,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抽检不合格率也一直不低。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每年约有500万台的销售量,这其中有约30%的产品不合格。不只是小品牌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国产大牌产品也有“中招”,且进口产品也难过质量关。国家质检总局数据显示,2017年4月至10月,在抽查的进口空气净化器的73个批次中,检出不合格28个批次,不合格检出率高达38.4%。
空气净化器行业的鱼龙混杂也是导致市场严重下滑的因素之一,众企业在坚守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应共同打击“捞快钱”等扰乱市场的行为,为行业发展营造出良好基础。
空气净化器高端化发展初露端倪,从细分市场寻找突破口
值得一提的是,空气净化器的高端化发展初露端倪。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在今年的十一促销季中,空气净化器线上高端零售额占比为13.8%,同比增长2.1%;线下高端零售额占比为39.4%,同比增幅5.0%;高端零售额增幅在整个行业内都表现较为突出。换言之,空气净化器企业不只是要保证基础产品质量,高端化转型也成为了下一个“发力点”。
除了行业质量的迈进以外,空气净化器企业还应从功能、细分场景中寻求突破口。面对人们对于空气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室内空气污染也成为了问题所在,尤其是新装修后的房屋是“重灾区”。主打除甲醛、除菌、除尘螨等多元化功能的产品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潜力;同时,细分领域的布局也拥有着成长空间,例如公共场所的商用新风系统、车载空气净化器等。
|